188betapp下载 使用回收二次料(re-grind resin)与回收料(recycled material )是个令工程师相当头疼的问题,因为二次料与回收料加得越多,塑胶的降解(degradation)情况就会越严重,这会降低塑胶原有的结构强度,也容易发生塑胶脆裂的风险,特别是在那些必须承受应力的部位,例如卡勾和螺丝孔的位置。
然而,添加在塑胶部件添加二次料与回收料也是一个环保议题。为了支持永续发展并减少浪费,在188betapp下载 成型过程中适量添加二次料与回收料,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回收,还能在材料性能和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
可是为什么塑胶使用回收二次料就会降低其强度?
这个问题要分成两个层面来探讨。
一、回收料与二次料的料源品质难以管控
188金宝搏苹果下载 在这里要先解释一下,本文提到的「二次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如料头、边角料等。而「回收料」则是指消费者使用后的废弃物回收再制而成的原料。
首先,你以为188betapp下载 厂为什么要添加二次料或使用回收料?真的是为了环保可以让地球更美好?还是为了消化没用完的料头减少浪费?不能说没有,但机率甚小,最大的原因是为了节省成本,因为二次料绝对比原生塑胶粒来得便宜。那你认为塑胶厂会乖乖地使用原塑胶粒一样的塑胶料回收料吗?例如你规定的塑胶粒是Sabic(原GE) 的PC料,但厂商真的会拿到Sabic的PC回收料,还是不管哪一家的PC回收料都照收,更甚者,会不会拿ABS的混充PC料,所以越是有精密与强度需求的工程塑胶件越不可允许厂商使用回收料,因为强度一定会越用越糟糕,既使严格管控回收料比率,也难保不会出现问题。
使用二次料及回收料还有另外一个不确定的因素,这些回收料通常都不会被妥善的储存,经常可见摆放在场区的外面,任其风吹、日晒、雨淋,你应该有这样的经验,一张正常的塑胶制品椅子,摆放在阳光下曝晒一段时间后,就会开始退色,再经过一段时间就脆裂了,你应该可以想像这些回收料的物理特性已经降解严重,品质完全无法管控。
二、188betapp下载 前后MFI值的差异
其次,假设你的188betapp下载 厂真的很有良心,完全遵守使用原生塑胶的料头,或购买到其他也是有良心业者的相同厂牌相同特性的二次料。根据经验,一般工程塑胶的MFI值在188betapp下载 加工前后大约会增加20~30%,这就表示塑胶经过射出的程序后,塑胶的结构强度会降低。对于热可塑性塑塑胶来说,其分子链属于高分子结晶,分子链之间彼此互相纠结形成高强度的结构。然而,塑胶在经过射出机导螺桿的加热推挤与剪切之后,长分子链会被断裂成为较短的分子链,导致分子量降低,工程上称之为「链切断(Chain Scission)作用」,其分子间彼此纠缠的强度就会减弱,所以强度就会降低。可以参考【塑胶的流变特性】一文
可是为什么长分子链会被切断呢?想想看,塑胶粒刚进入射出机的螺桿时为固体型态,它会先被已经加热的螺桿强力推挤着一边往前行一边融化,在塑胶融化前,其塑胶粒有些是被螺桿硬生生给切断的,融化后呈黏稠状,如果螺桿的转速又太快,越靠近管壁的熔融塑胶就越有机会被液体的剪力剪断其原本的分子链。
》回【188betapp下载 】首页
延伸阅读:
塑胶成品脆裂的可能原因
MFI与塑胶二次料/回收料的关系 (MFI & Re-grinding resin)
七个方法教你如何判度塑胶厂是否添加了二次料 (Re-grind resin)
贊助商广告


PayPal
欧付宝

更新一下这个问题的后续
我们确实在厂商的造粒纪录发现蔽司的PC材料过抽的纪录
使用回收造粒的材料也再现了异常品的高MI值
对比于一次料的高温(故意要造成裂解)MI值,只有过抽造粒的一半
已经可以断定厂商”误用”二次造粒的材料导致的问题
感谢版大之前的回覆,让小弟有机会学习
回覆
凯西,
感谢后续追踪进度更新。
回覆
感谢版大光速回覆
1. MI测试样品是送交塑胶中心测试,测试方法应该没有问题
2. PC塑胶粒是直接买原厂染色好的塑胶粒,色母污染的可能性应该不高
3. 含水率取样射出机作业时也是达到0.01%
4. 供应商宣称无使用二次料,但目前确实往回收料方向验证中
回覆
凯西,
从你的描述,你的问题应该是怀疑涉出厂添加了二次料。个人会建议要求188betapp下载 厂要自己买一台MFI检测机台,应该不是很贵,然后在IQC检测每一批进料,然后强烈要求核对以避免日后问题。另外,要派人去射出厂核对塑胶粒的进料量、产品的产出量,以及料头数量与去处是否吻合,就可以知道射出厂是否有把料头添加进去生产了。
回覆
版大您好
敝司最近有个使用PC料的零件发生组装后开裂,组装当下并无异常,但约半日后产生裂痕,比较良品与不良品的FTIR都显示一样的吸收峰,但是测试MI值良品平均值16.3;不良品平均值62.2,多次测试可能造成劣化的参数仍无法再现失效,想请教有任何可能原因造成如此巨大的变异吗?
回覆
凯西,
首先你要确认MFI测试的标准一致,有人可能用10s,有人用20s来估算,就会不准。
其次,你们进料的时候有量测MFI数据吗?MFI应该要从来源,也就是塑胶粒进料就要开始管控。高分子一般为长链,所以可以当工程塑胶,经过反覆的作业之后链结会被打断,变成较短的链结,所以MFI流速就会增加。管控塑胶粒进料就是要看来料是否有经过混鍊,比如添加色母,一般如果是塑胶粒原厂的缓鍊,因为是从原料开始,其MFI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果是非原厂,混鍊的时候使用色母及塑胶料,就必须重新熔鍊,这时候就会出现MFI增加的情形,另外,很多混鍊厂会藉机添加二次料,MFI会更差。
其三,你们自己有无添加二次料,PC料的湿度管控是否达标。
回覆
版大你好打扰你
请问二次料(PC料)的塑胶元件在进行加热是否会造成变形
近来自家加工产品底板经过加热120度会变形
是否参杂二次料所造成
回覆
就个人的了解,塑胶添加二次料并没有造成射出产品变形的直接证据,但添加二次料一般成型品都会变得比较脆。
建议你要查看所使用PC料的Dababsheet,并查看其耐热程度为何,对某些HDT在130~140°C的PC来说,到达120°C应该就极有可能发生潜变或已经在大尺寸的地方产生变形了。建议你谘询PC的原料供应商以得到较佳的答案。
回覆
版大您好打扰您
请问二次料的塑胶元件间在进行超音波熔接时
会较无法完全密合吗?
(假若超音波机功能完全正常下)
近来自家加工产品时要将旋盖(LDPE材质)和纸盒(上有淋模PE材质)
利用超音波机加工黏合,常偶发熔接不完全现象
造成旋盖和纸盒无法接着,旋盖有脱落情形
怀疑旋盖和纸盒是否参杂二次料
再请板上不吝啬宝贵专业知识,谢谢
回覆
过多的二次料添加,最主要会造成塑胶脆裂的问题。
关于黏合问题,如果塑胶特性已经裂化,二次料确实有可能会造成黏合不良,建议可以先检验一下MI值看看。
回覆
熊哥~感谢您的建议! 现在厂内主管已经答应在明年添购一部MI机监控塑胶进料的品质了。谢谢!!
回覆
Hello 熊哥,
感谢您的回覆。染色厂表示因为要达到色差值在0.5以内, 因此会重复过抽直到色差符合。已经跟染色厂说明要管制的MI上限, 也放宽了色差的标准。 目前他们表示是可以作到不用过抽也可以达到一次混练的MI要求(真如同您的文章所描述的, 原塑料的MI再乘上约1.2~1.3), 只是会多一道功。她们用的只是很简单的颜色分配拌粒的原理。不需要过抽, 就可以使MI达到我们要的目标。
染色厂也表示, 源头还是要由大厂的原塑胶粒, 请他们尽量提供MI值较低的给他们染色, 比较可以避免此类问题。
在这边, 是不是应该解释MI是个指标, 他的上升背后的意义是材料的物性下降呢? 因为很多人都认为裂开与MI没有相关性。伤脑筋。
而且经过与染色厂讨论确认, 他们也表示过抽的确会造成物性下降, 只是不晓得是哪些物性。因为他们作的冲击强度(IZOD), 弯曲模数, 弯曲强度等都没有明显的差异。这部分由于以前我们对于MI都不了解, 也不知道要去监控, 因此没有针对这个指标去要求供应商。
现在想请教熊哥, 如果塑胶自行裂开(像是挡风玻璃被石头砸中裂开的纹路)的话, 您会建议监控哪个物性表现? 硬度? 韧度? 还是其他的呢? 请不吝指教。
回覆
Daniel;
让我思考一下再回你这个问题。
回覆
其实,如果真的想要管控塑胶的成型品质,按理说应该要管控塑胶的机械特性,如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弯曲强度(Flexural Strength)、耐冲击强度(Impact Strength)…等直接指标,但这些指标的管控不容易又花钱,所以退而求其次才管控MI值,因为MI 可以利用简单的检验工具,花少少的钱,做到初步的品质管控的目的。
回覆
Daniel;
塑胶粒经过染色改性之后的确会升高MI值,也会裂化塑胶的机械特性,基本上每经过一次抽粒(应该就是你所说的「过抽」)都会裂化一次,至于为什么?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塑胶染色改性(resin properity change)
增加「增韧剂」的确可以提昇塑胶的机械特性,增加强度,但重点是增加多少才是最好?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价钱又会增加多少?建议你先根据自己产品的特性订定一个MI值的上限,这个就要凭经验了,然后要求染色厂能不能达到。如果染色厂不能达到要求,可能就要另外寻找塑胶粒的原厂染色,这样才能保证品质。
另外我较不懂的是为何染色厂需要做两次的抽粒作业,抽粒作业真的很伤塑胶的机械特性。
回覆
Hello 版大您好,
看到您的文章真是如获至宝。
目前我们也遭塑胶裂开的问题, PC/ABS的料, 成品是将188betapp下载 包覆在金属上, 目前不良率约为1/1000。
原料是白色, 经过染色厂染色后才送到我们这边射出。
目前比较明显得异常也是MI值的变化, 物性强度的部分, 拉伸强度, 弯曲强度及弯曲模数也都随着MI上升而下降。
据染色厂自己表示, MI上升是因为他们坐了两次”过抽”。想请教版大指导甚么是”过抽”? 据了解就是把色母跟原料熔融在一起的制程。是这样吗?
而且听说过抽次数越多, MI会越高。那这样的过程不是跟使用回收料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现在供应商又说加增韧剂可以改善MI及物性强度。但是如果多次过抽是异常制程, 添加增韧剂似乎不是解决之道, 应该是避免异常得过抽制程吧?
想听听版大您的看法如何? 不知道有甚么方向可以建议呢?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