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沉,
1.部落格中有多篇谈论MI或MFI议题的文章,建议你可以都阅读 //m.letratesoro.com/tag/mfi/。
2.测出来的MI以原料多40%,你必须先看看你的MI是如何测出来的,规定10分钟,你的测试是否只有1分钟后乘以10,这样误差就会很大。
3.一般塑胶粒经过射出机的导螺桿剪切力的作用后,长链会被打断,MI值就会升高,至于MI升高多少?并没有绝对,最好的方法,就是实际量测,也就是原料测一次MI,确认没有添加次料且射出后,再测一次MI,这样最准。
4.成品量测MI只能当作参考,并无绝对对应值。最好的方法就是驻厂,时时监控射出品质,从塑胶力的原料入库做MI检测(这也可以釐清塑胶粒厂商的责任),到成品的MI检测,还有追踪料头及废料的去向,核实所有资料,这样才能确保没有次料添加。
5.最后,建议要review自己产品的设计是否太过margin,使得作业窗口过窄,只要原料品质稍有波动就出问题。另外,有些塑胶队射出的品质有特别要求,比如PC料就特别要求烘料,含水率必须低于一定标准以下。
迷茫工程师,
两个都可以当作标准,按照表格ABS其实有3个条件,建议前后测试条件要一致。
因为有些塑胶在高温时的流速会非常快,所以给予不同的条件。
另外,很多人其实不会真的花10分钟做实验,而只会取1分钟或2分种或其他缩短的时间来做实验,然后按比率计算,这样其实不太好,但只要前后的测试条件一致,做出来的实验基本上可以参考,MFI就是监控固定温度下流动性有无重大变化用的。
如果真的花10分钟做实验,可能需要非常大量的样品。所以实验时建议要记录测试的条件与真正测试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