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头效应(Head-in-Pillow, HIP)的不良现象看起来就类似一个人把头虚靠放在枕头上的形状而得名,而不是埋进枕头内,所以最近开始有人将之称为HoP(Head-on-Pillow),而不论是HIP或HoP两者指的都是BGA锡球焊点的虚焊(non-wetting)不良现象。188金宝搏苹果下载 个人觉得它的有些现象看起来反而像是脖子或是腰身,但188金宝搏苹果下载 觉得称唿其为【双球现象】似乎更为恰当。
枕头效应(Head-in-Pillow,HIP)最主要的形成原因为电路板的BGA零件在回焊(Reflow)的高温过程中,BGA载板或是电路板因受不了高温而发生板弯、板翘(warpage)或是其他原因变形,使得BGA的锡球(ball)与印刷在电路板上的锡膏分离,当电路板经过高温「回焊区(reflow zone)」后温度渐渐下降冷却,这时IC载板与电路板的变形量也慢慢回復到变形前的状况(有些情况下变形会回不去),但这时的温度早已低于锡球与锡膏的熔锡温度了,也就是说锡球与锡膏早就已经从熔融状态再度凝结回固态。当BGA的载板与电路板的翘曲慢慢恢復回到变形前的形状时,已经变回固态的锡球与锡膏才又再次互相接触,于是便形成类似一颗头虚靠在枕头上的虚焊或假焊的焊接形状。
(对于中国大陆那些盗文网站,复制贴上本站文章后,居然还改成自己公司的名字,感到无耻!文章内容部份防止复制编排可能造成您阅读的不便,请见谅!)
这类因为板弯而造成的HoP/HIP不良为最大宗,而且这类不良也大多分佈在BGA封装的四个角落位置,因为方形封装的BGA在对角线的距离是最长的,板弯的变形量也最大。另外,还有一些分佈在BGA封装其他位置的HoP/HIP不良,在文章后面也会稍加讨论。
如何检测HIP(Head-In-Pillow)焊接不良
依照上述的理论,枕头效应(HIP)大部分应该都会发生在BGA零件的边缘,尤其是四个角落的位置,因为那里的翘曲最为严重,如果是这样,就可以试着使用显微镜或是光纤内视镜来观察,但通常这样只能看到最外面的两排锡球,再往内就很难辨认了,而且这样观察BGA的锡球还得确保其旁边没有高零件挡住视线,以现在电路板的高密度设计,执行起来限制颇多。
![]() |
![]() |
另外,枕头效应(HIP)一般也很难从现在的2D X-Ray检查机发现得到,因为X-Ray大多只能由上往下检查,看不出来BGA锡球断头的位置,如果可以有上下旋转角度的X-Ray应该可以观察得出来。有些时候或许可以经由板内测试(ICT, In Circuit Test)及功能测试(FVT, Function Verification Test)检测出来,因为这类机器通常使用针床的作业方式,需要添加额外的外界压力于电路板上,让原本互相挨着的锡球与锡膏有机会分开,但还是会有许多的不良品流到市场,通常这类不良品很快的就会被客户发现有功能上的问题而遭到退货,所以如何防治枕头效应的发生实为SMT的重要课题。
另外,也可以考虑透过烧机(Burn/In)的方式来筛选出有HIP的板子(如果单板烧机要加温度),因为烧机的时候会有升高板子的温度,温度会让板子变形,板子有变形,空/假焊的焊点就有机会浮现出来,所以烧机的时候还得加上程式作自我诊断测试,如果HIP的位置不在程式测试的线路上,就查不出来了。
(对于中国大陆那些盗文网站,复制贴上本站文章后,居然还改成自己公司的名字,感到无耻!文章内容部份防止复制编排可能造成您阅读的不便,请见谅!)
目前比较可靠可以分析HIP不良现象的方法是使用染红试验(Red Dye Penetration),以及微切片分析(Cross Section),但这两种方法都属于破坏性检测,所以非到必要不建议使用。
新近【3D X-Ray CT】的技术有了突破,可以有效的检查到这类HIP或是NWO(Non-Wet-Open)焊接缺点,而且也慢慢普及了起来,但机台的费用还是不够便宜就是了。
发生HIP(Head-In-Pillow)的几个可能原因与机理
枕头效应虽然是在回流焊期间所发生的,但其真正形成枕头效应的原因则可以追溯到材料不良,而在电路板组装工厂端则可以追溯到锡膏的印刷,贴件/贴片的准确度及迴焊炉的温度设定…等。
底下是几个形成枕头效应(HIP)缺点的可能原因:
-
BGA封装(Package)
如果同一个BGA的封装有大小不一的焊球(solder ball)存在,较小的锡球就容易出现枕头效应的缺点。
另外BGA封装的载板耐温不足时也容易在迴流焊的时候发生载板翘曲变形的问题,进而形成枕头效应。
warpage of substrate, inconsistent bump size)
-
锡膏印刷(Solder paste printing)
锡膏印刷于焊垫上面的锡膏量多寡不一,或是电路板上有所谓的导通孔在垫(Vias-in-pad),就会造成锡膏无法接触到焊球的可能性,并形成枕头效应。
另外如果锡膏印刷偏离电路板的焊垫太远、错位,这通常发生在多拼板的时候,当锡膏熔融时将无法提供足够的焊锡形成桥接,就会有机会造成枕头效应。
(insufficient solder paste volume, printing misalignment)
-
贴片机的精度不足(Pick&Place)
贴片机如果精度不足或是置件时XY位置及角度没有调好,也会发生BGA的焊球与焊垫错位的问题。
另外,贴片机放置IC零件于电路板上时都会稍微下压一定的Z轴距离,以确保BGA的焊球与电路板焊垫上的锡膏有效接触,这样在经过迴流焊时才能确保BGA焊球完美的焊接在电路板的焊垫。如果这个Z轴下压的力量或形成不足,也有机会让部份焊球无法接触到锡膏,而造成HIP的机会。
(Inaccurate XY placement, insufficient placement force)
-
回流焊温度(Reflow profile)
当回流焊(reflow)的温度或升温速度没有设好时,就容易发生没有融锡或是发生电路板及BGA载板板弯或板翘…等问题,这些都会形成HIP。可以参考BGA同时空焊及短路可能的原因一文,瞭解BGA载板与电路板因为CTE的差异过大,以及TAL(Time Above Liquids)过长,而造成的板弯板翘所形成的BGA空焊及短路的分析。
另外,要注意预热区的温度升温如果太快的话容易驱使助焊剂过早挥发,这样就容易形成焊锡氧化,造成润湿不良。其次最高温度(Peak Temperature)也最好不要调得过高及过久,建议最好参考一下零件的温度及时间的建议。
(inadequate reflow profile that results in component & PCB warpage, Lifting of BGA bumps due to wetting force, Excessive Peak Temperature, too much TAL)
-
焊球氧化(Solder ball Oxidation)
BGA在IC封装厂完成后都会使用探针来接触焊球作功能测试,如果探针的洁净渡没有处理的很好,就有机会将污染物沾污于BGA的焊球而形成焊接不良。
另外,BGA的锡球如果在封装厂有过不当重工,可能造成部份锡球的助焊剂提前挥发,于SMT回焊时造成润湿不良。其次,如果BGA封装未被妥善存放于温湿度管控的环境内,也很有机会让焊球氧化至影响焊锡的接合性。
(对于中国大陆那些盗文网站,复制贴上本站文章后,居然还改成自己公司的名字,感到无耻!文章内容部份防止复制编排可能造成您阅读的不便,请见谅!)
如何改善与防止HIP(Head-In-Pillow)焊接不良
既然已经知道HIP形成的原因最主要来自电路板的FR-4以及IC载板高温变形,所以要防止或避免HIP发生就有两个方向可以进行。
-
方法一是提高电路板板材及IC载板的刚性。採用较高(Tg ≥ 170℃)的材料可以增加刚性,不过费用也会跟着提高。一般无铅制程採用的印刷电路板的材质大多仅使用中Tg(Tg ≥ 150℃)。
相关阅读:何谓玻璃转移温度(Tg,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
方法二是增加锡膏量来填补电路板及IC载板因为高温翘曲所形成的间隙,也就是在所有的回焊过程中让BGA锡球与印刷在电路板上的锡膏都保持接触的状态,不过要小心锡膏量如果增加太多反而会造成焊接短路的问题,不可不慎。
更多HIP(Head-In-Pillow)焊接不良的改善方法可以继续参考下列文章:
延伸阅读:
影片:BGA 回流焊焊接过程
BGA锡球缺点的几种检查方法
如何判断BGA掉件是SMT工厂制程或是设计问题?
为何产品执行烧机(B/I)也无法拦截到DDR虚焊的问题?
BGA虚焊NWO(Non-Wet-Open)形成的原因及可能解决方法
贊助商广告

PayPal
欧付宝

熊Sir,
关于导致BGA类元件(如CPU)HIP问题的因素,个人觉得 回焊炉的密封性应该也是一个关键点。
回焊炉密封性差,氧含量超过1000ppm时,氮气气氛对锡膏及锡球的润湿性改善效果降低,导致soldering issue.提出来跟你分享讨论下~
Reply
Jay;
谢谢你提供的资讯,使用氮气一般我们讲「残氧量」,氮气的主要目的在防止因为高温而造成锡膏或金属表面的过度氧化,加氮气确实可以改善部份的润湿性,但不是绝对。
Reply
这几天看了熊大大的部落格里面的工艺资料,叙述的很详细,图文并茂,
偶在SMT做工艺也有好多年了,许多东西都要加强,
我SMT HOME 也有一个账号 KS706
就是您发的一个关于QFN分析的链接,偶就跑过来学习了,呵!
Reply
haiyang;
原来是从SMTHOME来的朋友,那里可是卧虎藏龙的地方,我的很多知识也是在那里琢磨的。
Reply
混装工艺中BGA也容易产生HIP, 如无铅锡球与有铅锡膏材料,
合金各自熔点不一样,回流温度&时间不足,无铅锡球没有融合润
湿就会出现上面问题,呵!
Reply
Haiyang;
感谢分享经验,个人经验中现在这种有铅及即无铅的混和工艺已经越来越少了,一般只会出现在汽车工业及兵工业或特殊行业了。
Reply
Hi 熊大:
此专题是否可给小弟撷取部分图片及文字做教材使用,且会在文章里註明资料来源~
Reply
Kuro;
只要不是用于商业用途OK。
Reply
Hi,
Is there any inspection system can detect Head-in-Pillow effect? You did mentioned that using Red Dye Penetration Test and Cross Section are the most accurate but they are destructive tests. So is there any other tests can detect or inspect Head-in-Pillow effect on the board before we send the board for Red Dye Penetration or Cross Section.
Thanks.
Reply
Ming;
You can try 5DX inspection. It is a lamination scan system to draw 3D picture to see the BGA solder ball. It also cost you.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