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液型AB胶】常见于一般电子产品的环氧树脂(Epoxy)点胶或灌胶(potting)的作业当中,A液通常为本液(如果是Epoxy就是Epoxy环氧树脂本体,通常以双酚A(BPA)为其主要原料),B液则是硬化剂(hardener)。
这里要特别提醒注意「硬化剂」,因为这种环氧树脂胶的本液不易自然固化,所以需要额外添加硬化剂,才能让Epoxy本液与硬化剂起到化学反应并开始硬化/固化(curing),这也就是为何制造业大部份都使用双液型的AB胶,而不是单液环氧树脂胶。
因为单液胶其实是已经预先混合有硬化剂的胶,理论上加了硬化剂的Epoxy就会开始逐渐固化,所以,为了减缓其化学反应的时间,通常必须要将其放置于0°C左右的低温储存环境下,或甚至温度更低的环境下,存放于室温环境下更是不可能,这在现今的工业技术下对储存及运送都会是一大成本考量。
记得早期188金宝搏苹果下载
开始使用双液AB胶作点胶或灌胶作业时,A胶及B胶都是分开来个别进货的,所以组装厂需要个别将罐装(can)的A胶及B胶分别倒进一个容器中,后续的制程中才将两者混合在一起。
后来渐渐发展出使用帮浦(pump)马达的机器来作业,并设计出螺旋搅拌的叶片,后来又更进一步设计出「混合搅拌管(mixing nozzle)」,大大的降低了A/B胶混合不均匀的问题。「混合搅拌管」的发明也大大地降低了气泡产生的问题,因为一般人工或叶片的搅拌过程容易把空气也搅拌进去液体中。
不过当时比较先进的设备都是使用齿轮帮浦(较不受Epoxy的高黏度影响)以及大型的设备来帮助罐胶,那时候如果A/B胶混合的比率(ratio)稍有不对或是混合搅拌不够均匀就容易出现AB胶固化不全(uncured)或是不硬化的情形,这也经常造成产品的功能不良与产品报废等问题,因为Epoxy加了硬化剂之后是不可逆的作业,灌胶后的产品几乎没有重工(rework)的机会,对那些高单价的产品来说,除了要求严守纪律,小心再小心作业外,就是祈祷产品不要设计有灌胶制程(这似乎有点阿Q),因为每次的不良品报废都是一笔很可观的费用。
还好,现在的AB胶大多已经作成了「管筒状」包装,管状容器里头设计有两个唧筒分别依照A/B胶的体积比率与需求分开储存双液,使用的时候只要将AB胶管筒接上「胶枪」(有点像硅胶的胶枪),然后于其出口前端再接上一根「混合搅拌管(mixing nozzle)」就可以使用了,如此一来就免去自己混合搅拌AB胶的作业与风险,因为「混合搅拌管」的每个叶片都会以2的平方次数来混合A/B双胶,一支有16叶片的「混合搅拌管」就可以产生65536(=216)次的搅拌,这比我们自己用手或是电动搅拌器要来得均匀多了,而且又不容易出现气泡。
灌胶后(potted)的产品需要静置等待其固化(curing),Epoxy固化的时间受温度、胶量及不同的Epoxy特性而有不同的时间,一般建议加温固化,除了可以缩短固化的时间外,也可以得到比较漂亮的固化品质,有些对漏电流(leakage current)比较敏感的产品也强烈建议加温固化,因为大部分的Epoxy会因为某些因素掺杂有微量的金属成份,且液态Epoxy的介电常数一定比固化后来得高。
採用室温固化除了会延长固化时间,胶量比较多时还容易造成Epoxy沈淀在下面,硬化剂浮在上面的问题,最后可能造成局部固化不完全。个人经验证实,加温固化也可以得到比较漂亮的Epoxy固化表面,室温固化的表面通常会花花的,看起来类似煮猪肉汤时表面漂浮一层油渣一般。
(下图为3M-DP270的Epoxy「针管筒状包装(cartridge)」以及「混合搅拌管(mixing nozzle)」,塑胶管已经把分成两个唧筒分别装入Epoxy本液及硬化剂)
(下图为3M的手动胶枪,其实机构与我们一般家庭装潢用的硅胶枪类似,已经装上了Epoxy针管筒状包装以及「混合搅拌管(mixing nozzle)」)
▼下图为桶装的Epoxy本液,预搅拌后就可以看到许多气泡产生。大部分的Epoxy本液都是黑色的。
▼下图为桶装的硬化剂(hardener),看起来有点像是乳胶。
▼下图为Epoxy齿轮灌胶机。
▼下图为齿轮马达灌胶机装硬化剂的桶子与其内部运作的螺旋叶片搅拌器(agitator)。
延伸阅读:
环氧树脂对COB的影响
如何降低AB胶Epoxy灌胶时的气泡问题
Underfill(底部填充剂)的目的与操作程序
过期的AB胶Epoxy,除了报废还可以救得回来吗?
如何决定BGA底部填充胶(underfill)需不需要填加?
防潮绝缘抗腐蚀漆-电路板表面被覆/涂布(Conformal coating)
贊助商广告

PayPal
欧付宝

请问各位前辈,点灌封胶到产品内来密封产品好像都是听说一次灌胶,有看到最后再补一次胶为了平面, 试问如果假设要灌30mm, 但是分2次灌, 各灌15mm , 第一层会烘干再灌第二层, 请问需要注意甚么吗 ?
Reply
阿北,
1. 首次留言须通过审核后内容才会出现在版面上,所以你后面两个重复留言及更正留言将被移除。
2. 两次灌胶一般都是在第一次胶未干就灌第二次,这是为了减少气泡或包风造成灌不饱的情形出现。
3. 你的问题第一次灌胶干了之后在灌第二次目的为何?这样容易造成第一次胶与第二次胶之间出现结合不佳问题,而且胶量会更不容易控制,视第一次灌胶的情形有否形成大气泡,可能造成溢胶或短少的情形。
Reply
请问机种里面有固态电容,如果灌AB胶会有应力的影响吗?
如何量测灌胶会有多少应力存在?
Reply
阿思,
你的问题我没有遇到过,关于应力的量测建议你找实验室看看能不能量测这么小的零件。
Reply
想请问一下在电路板上面的黑色固化环氧树脂该如何去除呢?有药水可以去除吗?因为有锡点所以怕高温货导致翘皮,谢谢各位先进了
Reply
小沈,
Epoxy去除一般使用热风枪吹过使其脆化后剥除,热风不需要吹到融锡温度,这个要靠自己去尝试。
建议你询问原Epoxy供应商看有无Epoxy溶解剂。
Reply
请问香港那裹有得买, 有没调教好能即用的?
Reply
请问使用ab胶如何退胶?
用火烤会有烧焦的问题,麻烦大家给意见
Reply
Fyan,
1.找AB胶供应商提供溶解剂。
2.加热烘烤使其脆化后剥除。
以上两者都无法百分百除胶,基本上灌AB胶就是不让人拆的保护机制,如果想要可以解的胶就选单液胶吧!
Reply
请教188金宝搏苹果下载 过往经验
如想提升混合搅拌管的使用率
每次使用完后的混合搅拌管要如何去除Epoxy,避免在混和搅拌管中固化?
Reply
Dylan,
最好的方法就是上线后就不要停,胶一直灌,就不用报废了。
否则洗混合搅拌管的费用一定比买新的贵,还不一定洗得干净。
Reply
请问, 我用的是Loctite AB胶E-20HP, 前阵子发生烤不硬, 推测是”A/B胶比率不对”–>有没有方法来检验是否”混合不均匀”?
Reply
kevin,
一般来说如果AB胶没干,就一定是比率不对,包含搅拌不均匀。
想检验AB胶比率,建议找原厂或是实验室做成分及比率分析。
Reply
你好,我想请问一下,如果由于比例不一致,对元器件有没有影响?
Reply
A/B胶如果比率不对,或是混合不均匀会造成胶永久性不干问题,也就是没有起到Epoxy原先设计的目的,还有可能流出产品造成外观不良,有些A/B胶溶液可能会有微量导通问题,可能造成漏电流。
Reply
您好,
可否请教您一下。
我遇到另一个问题,情形如下:
我有一个自行车坐垫底部是碳纤材质,用黑色AB胶黏着固定。
因工厂制作过程黏着有歪斜,我欲去胶重黏。
请问有办法解决这种情形吗?
感谢指导!!
Reply
ken,
根据了解,Epoxy固化后为不可逆化学反应,一般固化后就不能重工了。
想要去除固化后的Epoxy,一般可以使用加热法,加热后Epoxy会变脆,然后再慢慢去剥除。
或是直接讯问Epoxy供应商有无清除剂。
Reply
您好
因为工作上会使用到双剂型RTV胶, 胶材固化时可能会膨胀或收缩
请问有什么方式可以检测收缩或膨胀率呢?
谢谢
Reply
Gimi,
膨胀缩收率这个不是规格书上有吗?
想要测试膨胀缩收率可能要去找工研院这类的实验室帮忙。
Reply
您好,目前我我所碰到的问题都与大家都不太相同所以挺头痛的。
因为产品的体积很小,所以需要用到高流动性的环氧树脂,但这时却出现了一个问题,因为产品中会有软板牵引出来,导致环氧树脂开始往软板上爬,导致产品的高度超过当初的设定,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解决爬胶的问题呢?
Reply
mou;
在软板的高度界线的地方印一条粗一点的「白漆线」应该会有帮助。
Reply
嗯。谢谢您 可以建议一下怎么加热吗? 因担心伤害外观面所以试着用热风枪但效果不好。另外 白铁材质外还包射了硅胶。carbon这边又距离点胶位置很远~~
So 有点不好克服
Reply
allen;
不建议局部加热,一般都会产品送进烤箱内或烘烤室内均匀加热,当然也要考虑其他部件能否承受高温,还要考虑是否会有应力释放造成变形的问题,温度要自己衡量产品的实际品质状况。
建议还是找3M做技术指导。
Reply
熊大您好 谢谢您快速回应。我用热风吹是想加速固化 减少等待固化时间。
想请教还有哪几种加热固化的方式。我贴合的物件是白铁&carbon
Reply
allen;
查一下DP810的规格表很快的,室温(23°C)固化时间8-24小时。加热49°C固化时间30分钟,加热66°C固化时间10分钟。
建议你还是找3M做技术指导。
Reply
我使用的的是DP810,请问加热固化的具体做法为何? 我使用热风枪150度C吹5分钟,似乎没有显着效果.
Reply
allen;
不太清楚你用热风吹的目的是什么?取下已经固化的胶?还是想要加速其流动?
如果想要加速其流动,其实每一支胶都有其个性,你应该要求3M提供这支胶的特性表,才能知道使否可以用热风枪吹150°C吹5分钟。再说热风枪吹无法达到加热均匀的效果。
Reply
A/B胶材料本身可以个别抽真空,并可以在真空箱内执行灌注,但建议分段灌注,且真空度需设定不同,才不会有溅射问题。
其实这种胶类设备,需看您胶种与灌注品项与灌注量,做一系列的妥善规划。
Jeff
Reply
Jeff;
谢谢您的分享,看来这篇文章引来许多灌胶的高手呢!
Reply
虽然这是一篇关于A/B胶的文章,但我还是想分享一下关于A/C胶的经歷。
产品使用LORD 7550A/C胶,灌注到火牛Transformer周边,底下带频率振动的平臺,使胶可以均匀沉入底层,但由于在常温工作车间,所以注满胶后,发现里边充满气泡,品质无法接受,火牛更加无无法翻工。为解决这难题,待注满胶后,马上将火牛放入真空机中,抽真空10S,问题得以解决。
想问188金宝搏苹果下载 ,是否有遇到这类A/C胶问题? 你又是如何解决。
Reply
JC;
抽真空确实可以解决大部分气泡的问题,但是抽真空既浪费时间又可能造成气泡喷出时的沾污。
比较笨的方法是分多次灌胶,先让胶可以流到容易形成空洞阴影的地方,然后再灌其他的胶。
如果气泡来自原本的胶水,建议一定要用混合管来搅拌双液,非常不建议手动搅拌混合。
Reply
AB剂虽然多可以室温储存,但是仍然有保存期限的问题,First in first out 先进先出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若需要评估大型的灌胶设备,AB储液桶内也会有搅拌器(可24小时搅拌),设备的点胶量是否精准?到你设定的胶量时是否可以很顺畅地停止,可当成评估重点,有些设备无法确实关住还会慢慢滴下回滴,另外是否在你的工厂附近有服务据点方便售后服务也可考量,因为混合后粘度高流动缓慢,假设一盘有三十个产品需灌胶在制作灌胶程式时可考虑分段灌胶,如第一个产品胶直接瞬间灌满后,直接灌第二个,直到三十个灌完,再回去检视第一个产品时或许胶面高度仅剩4/5,因为胶会慢慢流下,第二段再补足1/5的胶量即可
Reply
肥喵;
谢谢您的经验分享,这些真的得有做亲自参与过才知道的眉角。
这篇文章只是个序文,
后面应该会有其他更多探讨关于AB胶的文章~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