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只要有在SMT生产打滚过的工程师,他们大多不喜欢生产有双面BGA设计的PCB,因为板子上有BGA的存在本身就已经不太容易生产了,而双面都有BGA设计的板子又比只有单面BGA设计的PCB更容易产生不良品。
有不良品就意谓着有无穷无尽的改善得做,而且BGA重工通常费时又费劲,重工后还不一定就可用,你说有那个SMT工程师犯傻了。
那为什么双面BGA的PCB较容易出现不良品呢?
正常情况BGA零件通常会被安排在第二面才过reflow,这是为了避免第一面reflow的缺点在第二面reflow时被放大,这些缺点包含BGA焊球孔洞(void)比率增加、HIP/HoP或NWO空假焊比率增加、焊点脆化、BGA零件掉落等主要问题,次要问题是双面BGA的板子维修不易。
二次回焊后BGA焊球孔洞(void)比率增加
一般认为是这因为二次回焊时,BGA锡球可能重新熔融,让原本散布于BGA内的许多细小孔洞(micro-void)有机会重新聚集成为一个较大的孔洞(void),当锡球的Void越大,就表示锡球的可靠性越差,IPC-7095内有规定孔洞不得大于一定的百分比,因为一旦产品受到落下、振动等外力影响时有孔洞的锡球断裂机率就越高。
BGA锡球的孔洞(void)可不仅仅是那些肉眼可以看到的而已,有专家针对BGA锡球的孔洞分成了下列几类:
Marco Voids:就是锡球中比较大的孔洞,一般为锡膏中助焊剂挥发的气体所形成,锡膏中真正用作焊锡的锡粉其实只佔了50%的体积,剩下的50%为助焊剂。锡球越大则可能形成的孔洞就越多。
想多了解锡膏与助焊剂可以参考这篇文章《介绍并认识【锡膏(solder paste)】的基本知识(含助焊剂)》。Planar Micro-voids:
一般出现于SMD(Solder-Mask-Defined)的板子,因为锡膏有机会印刷于防焊层,防焊层与焊垫之间的高度差与防焊表面粗糙度所形成的孔洞。
这种平面微孔洞(planar micro-voids)经常出现在焊点和PCB的铜箔层之间,其主要原因为PCB的表面处理(surface finishes)不够细緻,在表面处理与铜箔之间留下了一些微小的孔洞(cave),于回流焊的高温过程中小洞内的空气被加热膨胀撑大以致形成空洞。这种空洞最常出现在ImAg表面处理的板子上。Shrinkage Voids:缩收裂纹孔洞。锡球外壁在冷却过程中所形成的晶枝状(dendritic)小裂纹,一般容易出现在SAC的锡球或焊点表面。shrinkage voids发生的原因一般都指向冷却速率过慢所导致。大致成因为焊点的缓慢冷却最终导致焊锡在凝固前的共晶(eutectic)相待得久导致过度收缩。也就是焊锡从液态冷却转变为固态时在在熔点区待得过久,造成焊料过度收缩表面出现裂纹。
Micro-Via Voids:通常是在via-in-pad的焊垫/焊盘上所形成的孔洞,特别是半盲孔,因为锡膏印上去时将空气限缩在半盲孔中。
另外,即使via有填孔,但是填孔后的dimple太大也会形成气孔。
曾经看过文献说使用树脂填孔后镀铜的via-in-pad,因为其填孔密实度可能存在缝隙,再加上如果镀铜太薄或存在微小破孔,在回焊的过程中就可能将填孔缝隙中的空气给逼进锡球中密封。InterMetallic Micro-voids:IMC层长时间或多次热循环后老化形成于IMC附近的孔洞。
Pinhole Micro-voids:这类孔洞一般出现在IMC层,可能原因为电路板上金属层原本的细小孔洞所形成。
相关阅读:
红墨水染红测试分析(Dye Test)的允收标准
何谓IMC (Intermetallic Compound)?IMC与PCB焊接强度有何关系?目前应该是无法完全避免BGA锡球孔洞(voids)的发生,不过可以在回焊炉内加氮气(N2)来增加焊锡的润湿性并降低锡球孔洞的发生率。
二次回焊后,焊点脆化,承受落摔能力变差
这个应该是属于信赖度的问题,而且属于不可逆的反应,更甚的这一般在制造工厂是测试不出来的。
这是因为每经过一次Reflow就是对焊锡的再一次加热,而每一次的加热都会让IMC层变得更厚,也就是老化,铜基地的IMC (InterMetallic Compound) 还会从原本的良性Cu6Sn5转变为劣性的Cu3Sn。不论是哪种金属基地的PCB,当IMC变得越来越厚,就表示焊锡变得越脆,也越无法承受落下时的冲击力。
可以把IMC想像成砖块间的水泥,不同的砖块分属不同的金属,其间必须形成类似水泥的IMC才能互相连接在一起,如果水泥层越厚(IMC层越厚),当砖块承受到推拉应力时,就越容易从水泥层断裂,在焊接中就是IMC层。
想进一步了解IMC请参考【PCB焊接强度与IMC观念】一文。
BGA零件于第二面回焊时掉落的风险
正常情况下打在第一面的BGA零件应该不至于在第二面过炉时掉落于回焊炉内的,188金宝搏苹果下载 公司的产品有贴过ARM CPU也没有掉过件,不过如果有重量比较重的BGA就难说了。
不过看网路上偶而还是会有网友提问BGA掉件问题,如果看文的朋友有实际发生的案例可以提出来一起讨论。
如果无法避免双面BGA的设计出现,那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建议可以降低其风险呢?
老实说188金宝搏苹果下载 还未发现有这方面的工业标准,不过根据以上篇幅说明双面BGA的缺点,188金宝搏苹果下载 有以下的建议:
- 尽可能少放BGA零件于第一面reflow。
将重量比较轻、尺寸比较小、锡球pitch比较大的BGA设置在第一面。- 将比较重要的BGA零件(如CPU)设置在第二面Reflow。
尽量不要将BGA零件设置于PCB的正中心,因为正中心通常是PCB变形最严重的位置。
延伸阅读:
电路板上常见的焊锡缺点中英文对照与解释
整理SMT回流焊接缺点、可能原因及其对策
电路板上为何要有孔洞?何谓PTH/NPTH/vias(导通孔)
贊助商广告


PayPal
欧付宝

188金宝搏苹果下载 ,想请教一下planar micro void 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如何解决?目前做产品的确在SMD有观察到但是不理解具体原因。谢谢!
“因为锡膏有机会印刷于防焊层,防焊层与焊垫之间的高度差与防焊表面粗糙度所形成的孔洞。”
回覆
Mark,
planar micro void不是你想的那样,我之前应该也理解错了,所以做了更正。
建议你把你的问题点在描述清楚一点,可以的话把照片放到Facebook上讨论会更容易让人理解你的问题点。
回覆
如果你做storage 类产品,比如SSD,你会发现所有的产品都是双面BGA,而且每side 10几颗。。
回覆
可以使用载具..将第一面的BGA 向下放置 但载具要封 这热量会比较少
另外POP的千万不可放在第一面生产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