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整几组装(Box build)的时候,通常都会安装所谓的显示器模组(LCM),不过显示器一般都是使用玻璃所作成,而玻璃最担心的就是各种受到碰撞,或因为使用者不小心而将产品掉落地上所造成的损伤及破裂,所以一般我们在设计显示器如何安装于机壳时,通常都会在机壳上安装显示器的周围加装所谓的「橡胶缓冲垫片(Gasket/Cushion)」,目的是用以减缓机壳因为受到撞击对显示器所造成的挤压,以达到保护显示器免于破裂或损坏的风险。
虽然这类的「橡胶缓冲垫片」设计及安装看似没有什么大学问,不过要是设计得不洽当,在工厂端安装的时候可会是个大挑战,经常会出现缓冲橡胶垫片跑上萤幕的缺失,如果是触控萤幕的产品,只要安装稍微没有到位,就可能引起触控功能失效或勿动作的重大缺失,如果问题出现在市场端就更严重了。
所以本文将尝试探讨,萤幕缓冲橡胶垫片设计的几种方法,诸位大侠如有高见,或是其他的方法也请不吝赐教:
1. 使用双面背胶将缓冲橡胶垫片黏贴于萤幕或机壳
这应该是最多人使用的设计方法,不过组装的时候必须额外使用定位治具,否则橡胶不易黏贴于正确位置,一般来说这个方法最耗费工时,因为橡胶是软的,而且背胶又很黏,容易因为拿取不当就黏到不该黏贴的地方;另外这种组装方法还得顾虑到另外一个实际面的问题,就是橡胶宽度如果太窄,将不利于双面胶黏贴,在产品的信赖度上也必须多加注意。
2. 设计限位的环形突起肋条(Annual rib)
这个方法是在机壳上事先设计出一个可以限制橡胶位移的环形肋条,也就是要在机壳上挖一道环形槽,让缓冲橡胶刚好可以摆进这个沟槽之中,而这个沟槽的深度设计就是重点,也就是肋条的高度,原则上肋条一定要高出橡胶厚度的一半以上,这样橡胶在组装的时候才比较不易翻落进萤幕的可视区范围,所以一般来说肋条是越高越好,但还得再考虑橡胶的硬度及其压缩比(ratio),因为不可以让萤幕的玻璃直接碰触到机壳,既使在产品落下的时候也应该尽量避免,否则萤幕就容易损坏。
举例来说,假设我们使用了一块硬度50(Shore A)且1.0mm厚度的橡胶来当作缓冲垫片 ,这时候我们通常会设计限位肋条的高度落在0.7~0.8mm之间,而橡胶的压缩比就不能低于1:0.8。
只是这类的产品设计通常需要较细心且熟练度比较高的作业员来操作组装,还要随时注意机壳的变形量有没有超出橡胶的厚度,否则像胶就容易从那个变形的缝隙中掉落出来,所以在做落下试验的时候,就必须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其实也可以同时执行背胶及限位肋条的设计来克服以上的问题。
另外,设计此种橡胶的时候,建议可以多加利用机壳上原本已经存在的结构来勾(套)住橡胶,让橡胶不至于因为重力或使用上的惯性而在客户使用的过程中滑落出来。
3. 设计包覆性的缓冲橡胶垫片
这个方法是利用橡胶具有弹性的特点,而设计出可以完全切合显示器外型的包覆性像胶,目的是整个套住显示器,使橡胶不再能随意移动,而且还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其优点是不用再担心背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黏性,或担心机壳会因为时间潜变而发生严重的变形,最后导致橡胶失去原本的功用。
不过此种橡胶无法使用简单的刀模裁切完成,必须额外开发模具,类似橡胶按键成形的方式来完成,费用上可能比上述两种方式稍微贵了一点点,但如果大量生产的话,价钱上就不会有太大的差异了,而且也可以兼顾品质。
延伸阅读:
手指轻轻点,触控萤幕乖乖听话
六个标准差(six sigma)运用于日常生活
拆解 Sony Ericsson W550i 手机-旋转手机的秘密
贊助商广告
PayPal
欧付宝
用包覆性的还要考虑到包覆的紧不紧(请原谅我的白话 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叙述好)
通常使用包覆性的后面还会在加上一个框架
如果不够紧的话容易造成橡胶走位 (框架挤压)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