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无铅锡膏(焊锡)已经是现代环保电子科技的主流了,但是基于信赖度的考量,汽车业与军用电子都还有很多产品还在使用含铅的焊锡,因为「含铅焊锡」的焊接强度比「无铅焊锡(lead free)」高出许多。
有铅锡膏的主要成份以锡(Sn)及铅(Pd)为主,其他微量成份还有银、铋、铟等金属,各有其不同的熔点(M.P.),不过本文先假设这些微量的其他金属成分不会影响到锡膏的特性,所以我们可以先用锡铅的二元相图来解释锡膏的特性,因为三元以上的相图实在是太复杂了。
而且不论是焊料或是IMC,其组成的份子越多,其结构也就越复杂,也越不容易管控,可靠度也越差。
相关延伸阅读:锡膏中添加铜银锌锑铋铟等微量金属的目的为何?
在解释
参考一下文章最前面的锡铅二元相图,横坐标表示锡铅的重量百分比(Wt%),纵座标表示摄氏温度(°C)。
我们先来看这张图的几个相区(phase):
-
AEF以上的区域为「液态区(Liquid)」。当温度与锡铅重量比落在此区域时锡铅两种金属同为液体状态。
-
CBEGH围起来的区域为「固态区(Solid)」。当温度与锡铅重量比落在此区域时锡铅两种金属都为固体状态。
-
ABC围起来的区域为「富铅(αPb)固溶体区(Solid Solution)」。「锡」溶解在「铅」之中。
-
FGH围起来的区域为「富锡(βSn)固溶体区(Solid Solution)」。「铅」溶解在「锡」之中。
-
ABE围起来的区域为「富铅浆态(αPb+L)。此区为为多量固态铅+少量液态锡。
-
EFG围起来的区域为「富锡浆态(βSn+L)。此区为为多量固态锡+少量液态铅。
另外,还有几条段(line)必须先说明:
-
AEF线段:液化熔点线。高于此线的温度,表示两种金属都会融化成液体。
-
CBEG线段:固化凝固线,低于此线的温度,表示两种金属都会固化成固体。
-
CB线段:富铅(αPb)固溶体饱和溶解线(solubility curve),或称为固溶线。
-
HG线段:富锡(βSn)固溶体饱和溶解线(solubility curve),或称为固溶线。
- BEG线段:共晶线,表示αPb、βSn、L三态共存平衡线。
铅的熔点为327°C,所以相图的左上角就是从327°C开始的(100%的「铅」,A点),随着锡铅重量比的含铅量越来越少,焊锡量越来越多,这条【液化熔点(Liquidus m.p.)】线的温度也越来越低,当锡铅重量比来到最佳的Sn63/Pb37(实际为Sn61.9/Pb38.1,因为早期技术量测不准,以致造成误差),其液化熔点也达到最低的183°C,如果继续再增加含锡的比率,其液化熔点温度就则反转上升,到达纯锡(100%的「锡」)时的232°C。
(对于大陆那些盗文网站,复制贴上本站文章后,居然还改成自己公司的名字,感到无耻!文章内容部份防止复制编排可能造成您阅读的不便,请见谅!)
锡铅合金焊料除了61.9/38.1的重量比有个唯一的【共固点(E点)、共熔点、共晶点(Eutectic)】183°C之外,其他不同的重量比皆会出现两个熔点,温度较高者称为【液化熔点(Liquidus m.p.)】,温度较低者称为【固化熔点(Solidus m.p.)】。介于两熔点之间的焊料则称之为【浆态(pasty)】,也就是固态与液态共存(co-exist)的高黏度流体。所谓的浆态(pasty)其实就有点类似土石流的型式,因为其中可能是锡已经变成液态但是铅还是固态(αPb+L),或是刚好相反(βSn+L)。
至于为什么我们一定得用Sn63/Pb37的重量比例,这是因为纯锡的融点高达232°C,不利用于一般的PCB板组装焊接,或者说目前的电子零件都无法达到这样的高温,所以必须以锡为主,然后加入其他合金焊料来降低其熔点,以达到可以量产并节省能源的主要目的,也可以降低电子零件耐温的门槛,因为绝大部分电子产品的使用与储存环境都只会在-40°C~+70°C之间而已,所以183°C的熔点真已经是绰绰有余了;其次要目的是可以改善焊点的韧度(Toughness)与强度(Strength)。
一般的相图都会有α、β、γ等符号来表示相图中的固溶体,本锡铅相图只有二元,所以只用到α及β。这张相图的α指的是富铅(Pb)的固溶体,而β则是富锡(Sn)的固溶体。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什么是溶质(solute)与溶剂(solvent)。以盐巴溶解在水中当例子,盐巴为溶质,水为溶剂,其实溶质与溶剂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盐巴比水还要来得多的时候,水就变成了溶质,而盐巴就变成了溶剂。再用个比喻,把玻璃珠埋在沙子里,沙子就是溶剂,而玻璃珠就是溶质。那如果把少量的沙子撒在一堆玻璃珠之间,玻璃珠就变成了溶剂,而沙子就是溶质。)
(对于大陆那些盗文网站,复制贴上本站文章后,居然还改成自己公司的名字,感到无耻!文章内容部份防止复制编排可能造成您阅读的不便,请见谅!)
αPb相区(CBA)为富铅的固溶体,但是锡会溶解在铅之中,锡变成了溶质,在这个相区,锡的溶解度有其上限,从C点开始,随着温度的上升(CB线)到183°C时(B点),锡的溶解度来也到最高的18.3%,当温度继续升高(BA线),锡的溶解度反而渐渐变少至零(A点)。
βSn相区(HFG)则为富锡的固溶体,相对的铅则溶解在锡之中,铅变成了溶质。从H点开始,随着温度的上升(HG线)到183°C时(G点),锡的溶解度来也到最高的2.23%(=100-97.8),当温度继续升高(GF线),锡的溶解度反而渐渐变少至零(F点)。
熔点 | 沸点 | 原子量 | 原子半径 | 共价半径 | |
锡(Sn) | 231.93°C | 2602°C | 118.69 | 140 pm | 139±4 pm |
铅(Pb) | 327.46°C | 1749°C | 207.2 | 180 pm | 147 pm |
镍(Ni) | 1455°C | 2913°C | 58.71 | 124 pm | 124±4 pm |
金(Au) | 1064.18°C | 2856°C | 196.9665 | 144 pm | 136±6 pm |
银(Ag) | 961.78°C | 2162°C | 107.868 | 144 pm | 145±5 pm |
铜(Cu) | 1084.62°C | 2562°C | 63.546 | 128 pm | 132±4 pm |
铋(Bi) | 271°C | 1564°C | 208.9804 | 160 pm | 146 pm |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错误,请指正。
延伸阅读:
浸金及电镀金在电路板焊接中所扮演的角色
SMT与Wave soldering焊锡的中文翻译与观念澄清
ENIG表面处理PCB焊垫的两大潜在问题(黑镍与富磷层)及预防措施
何谓IMC (Intermetallic Compound)?IMC与PCB焊接强度有何关系?
贊助商广告
PayPal
欧付宝
想请问一下,一般元件适合的储藏温度在-40度到70度,那如果加热到一百多度元件不就融化了,为捨么大大会说绰绰有余呢
谢谢
Reply
Leo,
「绝大部分电子产品的使用与储存环境都只会在-40°C~+70°C之间而已,所以183°C的熔点真已经是绰绰有余了」,这里讲的是电子产品,包括塑胶壳,一般塑胶类的操作温度不建议超过70°C,所以锡膏的熔点183°C远高于70°C是足够的。电子零件如果必须经过回焊,有铅耐温必须高于183°C,而无铅的耐温至少要高过217°C,而实际无铅的电子零件耐温要求要250°C以上。
Reply
关于第一段中的
「所以相图的左上角就是从327°C开始的(100%的锡,A点)」
我相信您想说明的是,
「所以相图的左上角就是从327°C开始的(100%的『铅』,A点)」
还是我认知错误呢?
Reply
路人甲,
你是对的,难得有人看得这怎仔细,感谢您的订正。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