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率(First Pass Yield, FPY)】如果按着字面上来直接解释,就是一条肠子通到底的良率是多少的意思,也就是计算全制程第一次组装就产出的良品率,这个良率应该不经任何的修饰,也就是不可包含任何的重工或修理的数据。
而直通率的计算,可以把它想像成有100个参加500公尺障碍赛的选手,从第一站「双木栏」出发,经过「爬竿」、「高墙」、「高跳台」、「壕沟」、「独木桥」、「低绊网」等七项障碍,参赛者只要在其中任何一项失败就淘汰,不可再继续比赛,最后看剩下多少人就是「直通率」了。
再回到制造生产的角度,「直通率」其实是制造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品质指标,把前面500公尺障碍赛的例子换成生产一项产品,从制程最开始投入100套材料组装,在生产过程中只要在任何一站测试发现不良就淘汰,中间不经重工或修復回流,只计算最后产出的总良品数就是「直通率」,一般会以最后的总良品数除以总投入数来计算之。
请注意,「直通率」重视的是制程良率而不是测试手段,测试只是为了侦测出产品是否有不良的手段而已,所以如果在组装后依靠人力就可以自己发现的不良,也应该将之视为不良品。
之所以要计算直通率,是因为制程中的任何「重工(rework)」或「修理(Repair)」都是一种浪费,只有透过计算直通率才能真正瞭解生产过程中有多少浪费,工程单位也才可以依此指标来提出增加良率的改善措施,达到减少生产浪费,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
直通率(FPY)计算的迷思
如果依照上述「直通率」的精神,生产过程中所有经过重工(rework)或修理(repair)后重新投入生产的不良品都不可计算在内,那我们可以直接将「直通率」的计算式理解为:
直通率=[投入总数 – (返工+返修数+退货数)] ÷ 投入总数 x 100%
不过上述的「直通率」观念在实际生产线运行时却有其困难,比如说很难要求生产线将重工及修理品完全排除在良率计算之内,因为每个工站都有压力要尽快把堆积在手上的在制品流通到下个工站,或是产品从投入到产出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如果每一批的产品都得分开前站所累积下来的不良品与良品数,追踪起来可能得花掉不少时间,而且还可能会产生计算错误,最后不但没有得到计算「直通率」减少浪费的好处,反而浪费了更多的时间来做资料整理。
还好,数学帮我们搞定了「直通率」复杂的计算问题,既然「直通率」的要求就是用[最后的产出总数(Ox) / 最初的投入总数(I1)],中间各站所产生的不良品剃除,剩余的良品继续投入下个工站,原则上每个工站[所投入的数量]会刚好相等于[前工站所产出的良品数],所以我们可以反推出,只要将各工站的良率单独计算,然后再将各工站的良率全部相乘就可以得到「直通率」了。(请注意:这个公式只能用来计算直通率,不可拿来计算不良率。)
所以FPY的真正计算式就变为:
FPY = P1 x P2 x P3 …
其中 P1、P2、P3 …等为产线上每一测试站的良率。
其实,如果你够仔细,你会发现这个FPY计算式,不论你将产线分成多少个站别,只要总投入数与不良的数量不变,那么FPY最终计算出来的就是一样的,这样也可以让某些心存侥倖的管理者,少了鸵鸟心态。
而且,使用这个FPY计算式也不用太过担心产线将重工(rework)或修理(Repair)后的产品放入产线重流,而出现投入总数重复计算而发生计算结果严重失真的错误。
有网友问到「对于少量多样一天换好几个品项的产品线,直通率应该要以产品别来计算?还是将所有的产品混在一起做计算呢?」
这个问题应该要先回到计算直通率的目的。直通率是为了协助我们瞭解制程中有多少浪费,帮助决策者瞭解事实的真相并加以改善且降低浪费与生产成本,也就是提高良率。
所以,如果把所有的产品合在一起计算直通率可以让决策者了解生产的状况,也可以帮助工程师发现问题出在哪里,就採用合併计算。不过一般很少人会这样计算就是了,除非所有产品的制程或模具都是一样的,否则工程师应该无法从这份资料中了解是哪些产品出了问题。
也就是说,一般的直通率计算都是分产品别的,一来可以有个对照组,哪个产品的直通率较低,应该优先处理,二来工程师也才能针对产品别去对症下药。
延伸阅读:
解释BOM、AML、AVL、MPN三者间的关系
给初学者:BOM表与ECO、ECN、ECR的关系
给初学者:SKU(死鸡屋,Stock Keeping Unit)生产什么
名词解释:什么是【Cross-board】【X-board】【打叉板】
名词解释:MOQ(Minimum Order Quantity)最少订购量
贊助商广告

PayPal
欧付宝

昨天客户不小心把内部邮件发给我,我也才第一次认识到这直通率这词,并且搜寻到188金宝搏苹果下载 大大这边。
我的工作是业务窗口,刚好碰到确认接案的新开发案,在开模之后我司的工team不断将后续内部检讨出的新问题丢给客户,公差放宽、制程变更…等等。
我可以理解现在商业环境下的开发时程都很赶,有时为了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案件评估的完整性不总是能尽善尽美。但也想到张忠谋在之前的演讲提到TSMC的目标就是要打造成客户的一站式服务中心: 来台积电问就不用再找其他家!感觉对客户需求的软性服务感觉也能有个类似直通率的KPI标准。
Reply
重工及修理品就是不良品,以品质管理系统的要求就是要管制(包含出货时的标示及追溯),分析并改善然后计算这些不良品造成的品质成本,怎么可以包含进去良率的计算?这样不是再打假球?且修理品IATF的要求是要事先取得客人同意,不是组织自己决定要修理既可以修理,这是无法如你文章所说”尽快离通到下个工作站”,是要先做好风险险评估并建立操作指导书的,至于追溯问题,这就是lean production为何建议不要用batch production因为会造成追溯困难,且一旦再下个制程发生不良品通常都已经是有大量不良产生
Reply
A,
建议你把整篇文章看完整。本文讨论的是直通率的计算,而且有註明『这个公式只能计算直通率的良率,不可拿来计算不良率。』
Reply
谢谢您的解释
想在请教您一个问题,因资讯很多,想与您确认
那个直通率(TPY)为一个成品经由多道工序生产时,在每道工序都是一次完成,没有返工的比率,TPY可表示为(FPY)
TPY/FPY=一次通过工序的成品数量 / 总投入生产数量
即为188金宝搏苹果下载 大在文章内的表示[最后的产出总数(Ox) / 最初的投入总数(I1)]
如果用量率算法的话,会变成
直通合格率(Rolled Throughput Yield,RPY)来表述整体质量,即每道工序直通率的乘积:
RPY = TPY(工序一) * TPY(工序二) * TPY(工序N)
谢谢您
Reply
翔,
我没有这方面的资讯。
要请你去问你是在哪里看到TPY与RPY的,请他们为你解惑!
Reply
想请问一个问题,请问如果部品在单站工程师判定此异常为堪用继续下一站,直通率是否要算入或是不算入
谢谢
Reply
翔,
堪用就是可以使用,也就是良品,就当作是误判啰!良品该如何算,不用我教你吧?
如果这种堪用比率很高,必须检讨规格定义是否清楚,是否重新定义良品及不良品。
Reply
请问是否有大致的概念多高的直通率是算好的?
Reply
Anita,
各个产业别不同,先以自己的当标准,目标是100%。
Reply
例子一的直通率(以各站良率乘积计算)是不是计算错了?
Reply
柯胖胖,
要请你指出你认为 例子一计算问题 的地方。
Reply
你好,我的公司产线只有一条,产线有固定的站别,会同时生产不同的产品,
会如此生产,原因为所有产品都是少量多样式,制程重复性高.
请问依我们生产的特性(产品少量多样式),直通率统计是要单一产品做统计吗?
还是依站别统计出良率,再将各站良率相乘?(所有产品混再一起计算)
谢谢
Reply
Anson,
以下为「个人观点」。
这个问题应该要先回到计算直通率的目的。直通率是为了了解制程中有多少浪费,帮助决策者了解事实的真相并加以改善降低浪费与生产成本,也就是提高良率。
所以,如果把所有的产品合在一起计算直通率可以让决策者了解生产的状况,也可以帮助工程师们问题出在哪里,就採用合併计算,不过一般很少人会这样计算就是了,除非所有产品的制程或模具都是一样的,否则工程师们应该无法从这份资料了解是哪些产品出了问题。
也就是说,一般的直通率计算都是分产品别的,一来可以有个对照组,哪个产品的直通率较低,应该优先处理,二来工程师才能针对产品别去对症下药。
Reply